近日,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各省高考状元陆续浮出水面。英语满分、数学满分,总分700多分......各种高考捷报令人目不暇接,但同时也深深的寄希望于自己的孩子,希望他们也能成为一名学霸。
那么,如何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学霸呢?
第一、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保证孩子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下面,我们看一看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1、增强学习快感,培养直接兴趣。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过:他不赞成有人说他是“刻苦”学习的,因为他在学习中从没感到“苦”,相反,体会到的是无穷的“乐”。
学习若能给孩子带来快乐,那么孩子一定会喜欢学习,年龄越小的孩子,学习兴趣越是以直接兴趣为主。例如:有的孩子喜欢画画,可能是他乐意用五彩的蜡笔在纸上涂抹,看着五彩的线条在纸上延伸、扩展,他的思维、想象也跟着任意遨游、旋转;也可能是老师经常表扬他,虽然他画得并不怎么样。那么,怎样才能使学习变为快乐的事呢?
首先,多表扬,少批评。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有些家长开口闭口就是“这么简单都不会,光知道玩”,本是恨铁不成钢,却不知好钢已在批评中钝化了,日久天长孩子总觉得自已很差,总有错,在学习中有压抑感,于是厌恶学习。如果孩子是真的做错了,当然也要给予批评,让孩子明白大人为什么要批评他,让他明白道理。
其次,使孩子一开始就有成功的体验。成人要尽可能使孩子掌握好知识,一开始就让孩子学懂,这样既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又使他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2、明确学习目的,培养间接兴趣。
优秀家长的经验也证明:学习目的的教育应该联系孩子的思想和实际,坚持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联系起来,这样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有的孩子在学跳舞,她不喜欢舞蹈基本功练习,吃不了这个苦,但是她对学习舞蹈可以参加各种演出表演活动的结果感兴趣,这种兴趣可以促使孩子去从事基本功练习的活动。所以家长们既要充分利用孩子的直接兴趣,激发其勤奋学习,更要通过学习目的教育来提高孩子的间接兴趣。
兴趣在活动中的动力作用,已为不少心理学家所承认。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兴趣说成是“能量的调节者”。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认为:“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就可以激起他对学习的积极性,推动他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3、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孩子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的持点,成人应充分利用它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有的孩子把闹钟拆开,有的孩子不停问为什么、家长若不了解孩子的特点把这看成淘气、捣乱,对孩子采取批评、冷淡、不理睬的态度,就会损害孩子智慧幼芽的生长,挫伤他们求知的积极性。
另外对孩子的提问要积极回答,如果不会则可告诉他弄明白后再告诉他,但是说到要做到切不可敷衍了事 。如果家长是骗骗他,以后孩子不懂的问题他也就不问了,这样就会戳伤孩子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4、创立有利于学习兴趣培养的外部环境。
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长出好庄稼,只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才可能培养出智力优秀、聪明活泼的孩子。
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热爱学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教重于言教。若父母督促孩子要努力学习,而自已却常常通宵达旦地打麻将,那么孩子感兴趣的恐怕不是如何搞好学习,而是如何玩好牌;学习的恐怕不是科学知识而是玩牌窍门了,若父母饭后捧一本书,伴一杯清茶,端坐书桌前,伏案写作,孩子耳濡目染,也会经常看书、学习。

第二、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如果想要孩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可以试着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制作时间表,可以以天为单位,也可以以星期为单位,或者以月、年为单位。
试着让孩子明了自己的小目标、短目标和长远目标。
心中有了目标,对自己想做、要做的事情一目了然,孩子做起事情来自然胸有成竹。
另外,在引导孩子理解时间观念,做好时间管理的同时,家长可以制定一些奖惩办法。
比如:孩子在闹钟响的时候,按时起床和睡觉,家长可以奖励孩子喜欢的玩具;
另一方面,孩子给自己制定了时间表,但是没有遵守,这时候家长就可以减少他的零用钱或者看动画片的时间等。
最后,我们家长要注意以身作则,正确引导孩子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这对塑造孩子好的品格有重要意义。
第三、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劳逸结合效果好。分散学习往往比连续学习的效率会更高。孩子长时间学习,容易枯燥疲劳,学习效率也会下降。比较好的一些办法是,孩子能够学习20-30分钟,休息一段时间继续学习,做到劳逸结合。一味的让孩子学习会让孩子有疲劳感,孩子的逆反心理也由此而生。

第四、鼓励孩子勤于思考。
很多家长一直盯着孩子学习,这样让孩子感觉自己像是被关押的犯人一样,而且当你被人牢牢看管的时候,你的思绪肯定是会被打断的,也不能进行独立的思考,这个时候家长应该让孩子独立思考,记得有个安徽的状元说“享受学习才是最高境界”,其实教育的本质也是要教会我们学会思考,我们不能帮助孩子思考,却能够培养孩子进行思考。
第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学法”指导,使孩子善学,遵循学习的规律,结合自身的特点来选择学习方法。
孩子学习能够取得成效的最基本的步骤是: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小结。因此,在指导孩子学习时,要在这五个环节上做好文章,预习弄清难点,听课领会关键,复习扫除疑点,作业全面巩固,小结形成系统。要求孩子做到“先复习后作业,先预习后听课,先思考后提问。
如果掌握了以上方法,你的孩子离学霸的距离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