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代表
周晓光在全国成为知名的新闻人物,纯属一个意外。起因要从2004年春节一则普通的企业拜年广告说起。
2004年新春佳节,在义乌市电视台的新春祝贺广告上,播出了一条只有10秒钟的祝福广告。广告画面跟其它“泛滥”的拜年广告没有区别,只是画外音上播出的声音让人们感到新奇:“鉴于全国人大会议即将举行,全国人大代表周晓光竭诚向社会各界征集议案……”
广告一播出,立即引来全国各地乃至境外新闻媒体的迅速反应,并由此引发了全国范围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信件如雪片般地飞来,设在义乌建设大楼907房间的“全国人大代表周晓光联络点”来访者人声鼎沸,电话铃此起彼伏,来访、电话、信件全国各地都有,先后有300多家境内外媒体前来采访。联络处成立至今,已接听电话5436个,收阅群众来信包括电子邮件1305件,接待上门反应情况的群众3109人次。几乎每天都要接待好几批登门造访者,最多时一天接到100多个电话和大批信函。
“一开始,我真的没有想到会有这样大的轰动。有的人从几十里外赶来,有的向我哭着诉说……我当时真的感到非常激动,一方面是这些老百姓对我的信任,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了我们的代表真的需要与百姓沟通的桥梁。”
周晓光先后当选为义乌市人大代表,金华市人大代表,全国第十、十一届人大代表。截至2011年,在担任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九年间,周晓光共向全国人大提交议案249份、建议241份,其中247份议案、241份建议被正式采纳。此外,向浙江省人大提交并被采纳的议案11件、建议8件;向金华市人大提交并被采纳的议案6件、建议1件;向义乌市人大提交并被采纳的议案43件、建议19件。累计共达570余件。周晓光提交议案的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在历届全国人大都属罕见,被社会各界誉为“明星代表”、“议案大王”。
截至目前,周晓光提交全国人大的议案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企业破产法》等三件已正式立法,《行政强制法》等10件已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有《循环经济法》等7件议案和《关于政府应大力为群众提供经济适用房的建议》、《要用制度保障外来人员子女入学的建议》、《关于要求对未成年人加强司法保护的建议》等20多件建议已引起大会、中央有关领导和部委的重视。
每一个议案的背后,都蕴含着一些感人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让周晓光久久难以忘怀的一个,是“司法鉴定法”议案诞生背后的故事。
2004年2月3日,周晓光象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办公室,秘书将一封群众来信交到了她的手上,这是一封来自北京石景山区的普通来信。周晓光被信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信中主人公将亲身经历了4年所发生的事情详细地做了叙述,对当前我国司法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映,并以他弟弟的经历作为素材进行论证……一口气读完信,周晓光的心久久无法平静。她觉得司法鉴定工作还不完善,如果进一步调研,并对司法鉴定进行完善肯定是一个好的议案。3月份全国人大就要召开了,时间紧,任务重,为慎重起见,周晓光当机立断,召集了人大代表联络点的几位专家,召开了专题会议。在得到专家的支持后,她便和专家们一起去省市公安局、检察院、法院,调查研究,搜取素材,分析问题……在得出了当前司法鉴定在鉴定时间、鉴定单位、鉴定内容、鉴定范围以及鉴定费用等五方面存在问题后,周晓光又跑机关跑基层,上山下乡跑农村,对每一项内容都进行论证。
2004年3月,周晓光“关于要求制定司法鉴定法的议案”被大会采纳。由于这个议案贴近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又切中了司法体系客观存在的症结,引起了社会各界很大的反响。当周晓光在北京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通过电话告诉那位石景山区的来信群众时,电话那头,那位男子激动地连声说“太好了,谢谢,谢谢”,一连五六声“谢谢”,一个四五十岁的大男人竟泣不成声。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非常重要,这是履行好人大代表职责的保障,但更重要的是拥有一颗对人民负责、对宪法和法律负责的责任心,这种精神比宪法、法律知识更为重要。”回顾担任人大代表的历程,周晓光如是说。
求仁得仁
在新光集团总部周晓光的办公室正墙上,醒目地挂着一位书法家朋友书赠她的一幅字,上书“仁者雍容”四个大字。一位对她相知甚深的朋友评价说,这四个字真乃“知者之言”,差不多可算是周晓光事业成功之道及为人处事风格的精辟提炼和贴切写照。
孔子对于“仁”的推崇和追求,贯穿了他整个的思想体系。他曾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弟子问他什么是“仁”,他简单地说了两个字:爱人。清谭嗣同在《仁学》中进一步阐述:“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虚心,故虚识。”所谓“仁者”,就是以立己立人,己所不欲,不施于人,事物不仅为己,更广施于众,其人常怀悲悯恻隐之心,常显宽容温柔之态。
因为历史时代的原因没能接受系统教育、一直在商海中搏杀打拼的周晓光,也许并不能深刻理解孔夫子玄奥的“仁学”,然而在走过那么多荆棘与坎坷之后,她详和的、带着一层柔光的脸上,没有苦难,没有伤痕,有的只是一派君子望海的宽厚和仁者望山的雍容。周晓光常常说:我只是一个简单的女人。而也许正是这“简单”,让她谦和可亲,让她得道多助,让她拥有了消解艰难困苦的力量和资源……有很多人,一生精密算计、孜孜以求,却“求仁而不可得”;而“简单”如周晓光,却能够在不经意间“求仁得仁”。这也许就是欲速而不达,又或者“性格即命运”的又一生动注解吧。
财富传奇
周晓光与丈夫虞云新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造珠宝饰品制造商新光控股集团(NeoGlory Holdings Group)。福布斯依据最新文件估算,这对夫妇的净资产接近13亿美元,这得益于他们在饰品之外的资产投资上取得了成功。
周晓光年仅16岁时就走上了创业生涯,沿街叫卖刺绣花圈、绣针以及刺绣图案,作为家里的长女,她肩负起照顾1个弟弟及5个妹妹的繁重任务。肩上的这份责任让她上大学的梦想化为乌有。在随后6年多的时间内,她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将她的产品最远卖到了黑龙江省的哈尔滨与伊春。
1985年,周晓光嫁给了同样来自浙江的刺绣制品小商人虞云新。他们在浙江省义乌共同创办了新光饰品公司,并将其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人造首饰和时尚饰品制造商。今天,义乌云集了接近4,000家珠宝制造商。从业人员超过了10万人,创造了超过30亿美元的年均销售额。在这些公司中,超过600家的创始人曾在周晓光的公司打过工。
周晓光拥有新光控股集团51%的股份,价值约合6.5亿美元;她丈夫拥有剩余的49%,价值约合6.24亿美元。2008年,她首次进入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净资产为1.8亿美元。2012年,周晓光夫妇以6.6亿美元净资产再次上榜。
新光控股集团成立于1995年,当初只是一家廉价戒指、手镯与项链的低成本制造商,总部位于浙江省义乌市。现在,该集团在中国各地拥有近千家门店,招聘了300位设计师,他们每天能够拿出上百件设计。该集团与奥地利奢侈品牌施华洛世奇(Swarovski)结盟,使用后者生产的水晶。该集团还与乐坛“天后”席琳·迪翁(Celine Dion)合作,全新推出高端珠宝产品线。
根据最近公布的财报,2011年,新光控股集团(除了珠宝首饰外,资产还分布于服装佩饰、房地产及金融等多个行业)的珠宝首饰销售收入达到1.21亿美元(7.55亿人民币),而集团总营收达到5.48亿美元(34.16亿人民币)。与上年相比,该公司珠宝销售额增长了77%,但总营收下降了41%。总营收下滑主要是由于中国政府调控国内房地产市场导致房地产价格下跌。但是,受益于其对一系列房地产开发公司和金融服务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其中包括江苏新光一德建设发展有限公司(Jiangsu Xinguang Yide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中百集团以及永旺人寿保险(Aeon Life Insurance)等,使得公司总资产及股东权益均有所增长。根据最近公布的财务报告,截至2011年底,该集团的股东权益为12.7亿美元(79.4亿元人民币),远远高于2009年的可比数据:7.32亿美元(45.6亿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