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语乐文学网 > 奇秀天下 > 《奇秀天下》最新章节:第三章老朽

《奇秀天下》最新章节:第三章老朽

2022-05-09 11:50:40 作者:御风楼主人
  • 奇秀天下 奇秀天下

    大夏初平13年,皇帝殷战东游到孙秀的故乡阳武,忽然遇刺,随后大索天下十日。在溪畔读书的孙秀,偶遇刺杀失败的陈奇,慷慨赠马,帮助陈奇逃命。随后,一名叫做半山公的老者,突然出现在孙家村,意欲收孙秀为徒,传授毕生所学。不料,孙秀瞧不起半山公的阴谋之道,不愿意拜半山公为师,半山公略施小计,将孙秀逼入绝路,孙秀终于拜服,奉半山公为师,与陈奇结成生死之交,一面学艺,一面静待时机。数年之后,皇帝殷战昏庸残暴,地方百姓苦于朝廷的横征暴敛,四方思动。孙秀设计,迎娶了阳武城豪富章越之女章琼舒,得到万贯家财。孙秀感觉时机已到,便独身追随陈奇而去,在砀山中,设计令陈奇收伏九百流民,开始了其智计百出、跌宕起伏的一生!

    御风楼主人 状态:已完结 类型:历史
    立即阅读

《奇秀天下》 章节介绍

《奇秀天下》是当代网络作家御风楼主人的一部小说,全篇小说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从不拖泥带水,可以说是一部成功之作!《奇秀天下》第3章内容概述:不得不说,齐氏这个主意又损又毒!如果孙博真的把这话报到张乡正那里去,张乡正肯定会上禀到阳武县里,.........

《奇秀天下》 第三章 老朽 在线试读

不得不说,齐氏这个主意又损又毒!

如果孙博真的把这话报到张乡正那里去,张乡正肯定会上禀到阳武县里,到时候县里派遣铁骑循着马蹄印追撵陈奇,陈奇定然是逃不脱的。

孙博老实,被齐氏叨叨了一阵之后,就真个是要去张乡正那里去说。

孙秀慌忙拦住孙博,说道:“兄长千万不要去说这个谎话!说了以后,咱们家可是会有灭门之祸的!”

孙博和齐氏都吓了一跳,孙博惊道:“兄弟,这话怎么说?”

孙秀说:“兄长,刺杀皇帝,是谋逆大罪,要诛九族的!咱们的马丢了,你去上报说是刺客偷走的,乡里肯定会报到县里去,县里说不定又会报到郡里去,到时候出动铁骑追击,追上了,后果不堪设想啊!”

齐氏骂道:“一惊一乍的少吓唬人!追上了才好!马又是咱们的了,怎么不堪设想了?”

孙秀不搭理齐氏,继续对孙博说道:“兄长请想。万一官兵追上了盗马的贼,那贼不是刺客,咱们家就犯了戏弄上官的罪过,而且是拿这样的大事戏弄,全家都是死罪!万一那贼误打误撞真是刺客,恼恨咱们报官,反咬咱们一口,说咱们是他的同伙,马是咱们送给他的,到时候还是全家死罪!”

孙博一听,吓了满身的冷汗,回头责骂齐氏道:“幸亏我兄弟读书多,机警晓事,要是听了你的话去编这瞎话,全家都被你这婆娘给害了!”

齐氏听了孙秀的话,嘴上虽然嘟囔,但心里也深以为然,便也不怂恿孙博再去报官了。

孙秀这才松了一口气。

此后的日子里,孙秀每天都会抽空往县里跑,留意县里张榜的通告,打探陈奇的消息。

好在大索十天之后,官府一无所获,刺客消弭无踪,大夏皇帝殷战虽然悒悒不乐,却也只得作罢。

匆匆又过了数日,风平浪静,却说这日孙秀在午后歇息了一阵之后,取了个蒲垫,到院门口篱笆旁的大柳树下读书,侄子孙芩在旁边玩耍,孙博去割草回来喂猪,齐氏在院子里洗衣服,一边捶打,一边斜眼觑看孙秀,喃喃的咒骂,捶的也越来越用力,就好像捶的不是衣服,是孙秀似的。嘴里还嘟囔道:“三十岁了,连一房妻都娶不回来,天天说前程,前程个屁!”

孙秀把这些咒骂听在耳中,收了书卷,眼睛一闭,诵道:“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孙芩在旁边听得十分悦耳,不禁问道:“叔叔,你读的是什么书啊?”

孙秀说:“《诗》,十五国风里的魏风其一。”

孙芩又问:“是什么意思啊?”

孙秀说:“讲的是两个女人,一个女人虽然贫穷,却勤劳,另一个女人呢,恶毒且心性狭隘。”

齐氏听见这指桑骂槐的话,蓦地站了起来,双手叉腰,喝道:“你说谁恶毒且心性狭隘呢?!”

孙秀笑道:“骂的是别人。嫂子您可是安贫乐道着呢。”

齐氏恨恨的重新蹲下捶打衣服。

忽然有阵“橐橐”的脚步声传来,却是个老者望着孙秀迤逦而来,嘴里说道:“老朽很久没有听过有人诵读诗三百了。”

孙秀看那老者面生,宽袍博带,须发半百,拄有一拐,却精神抖擞,目光锐利,又听他说诗三百,知道不是俗客,便起身行礼道:“老丈好。”

那老者微微颔首:“嗯。”

“老丈从何处来啊?”

“老朽自襄邑而来。”

孙秀吃了一惊,说道:“襄邑到这里,路途可是很远啊。”

那老者道:“是啊,老朽一路饥渴乏顿,能求一箪食一瓢饮乎?”

孙秀慌忙招呼侄子:“芩儿,快去灶房拿些馍头,再舀点水来。”

“好!”孙芩蹦蹦跳跳往家里去了。

齐氏听见,慌忙起身,拦住儿子,嚷嚷道:“我们自己吃的东西都没有,哪有馍头给你这老汉!你去别处乞讨去!”

那老汉也不恼,指着孙秀问齐氏道:“你家里没有吃的,那为什么他吃的这样白净肥胖呢?”

齐氏“哼”了一声,道:“他吃的是猪食儿,所以白胖!”

孙秀听了心中大怒,忍了气,吞了声,说道:“老丈稍后,我去给你拿。”

“嗯。”那老者微笑点头。

“你敢?!”齐氏又拦着孙秀的去路,喝道:“你给他吃的,你自己晚上就不要吃东西!”

“不吃便不吃。”孙秀绕过齐氏的身旁,去了灶房,拿了馍头,舀了一瓢水出来,给那老汉。

老汉点了点头,先喝了水,又捡了一个馍头,剩余的不拿,咬了一小口,便又递给孙秀,说:“老朽节食,吃不了这许多。这咬过的残馍,你就吃了吧。”

孙秀接过了,见馍头上还有些口水,稍稍一怔,又看了那老汉一眼,见他笑吟吟的盯着自己,心中暗忖道:“这老丈有些奇怪,言语举止不俗,远道而来,乞要饮食,却又不吃,也不像是故意消遣我的……我只管吃了,且看他到底要做什么。”想到这里,便将那残馍给嚼碎吞咽了。

老汉的神色似乎更加满意了些,问道:“你寻常都读些什么书啊?”

孙秀答道:“《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诸子典籍,都有涉猎。”

老汉道:“只是读书,不事生产?”

孙秀道:“我的志向不在田间,在于天下。”

“呵呵……”齐氏在旁边大声的嘲笑起来。

老汉又问孙秀道:“那你为什么不去讨好乡里的教正呢,让他们引荐你到郡、县里去做官呢?”

大夏朝官制,乡里除了乡正之外,还有教正,乡正主管政务,教正主管教化,可以引荐优良子弟,前往郡、县担任署吏,一步步往上晋升。

孙秀也笑了一声,说:“我非世家贵族子弟,难得教正举荐。况且我意在天下,小小郡县,难以施展抱负。”

“哦。”老汉敷衍了一声,然后摇了摇头,忽的转身走了。

孙秀愕然的看着那老汉走远,心中怅然若失,眼看那老汉的背影越来越薄,孙秀蓦地提步去追,直到赶上,当路拦住,深深一揖,问道:“老丈似乎有话要对晚生说,可怎么欲言又止,说走便走?”

老汉说道:“我观你的行止,听你的心志,简直是南辕北辙,因此没有再说下去的必要。”

孙秀问道:“晚生怎么就南辕北辙了,还请老丈赐教。”

老汉说道:“你既然说要谋天下,却又不耻于在郡县里谋职,怎么,你不想一步步升迁,而是要一步登天吗?”

孙秀心中有想法,却又不敢明说,只得含混其词,道:“此中有隐情,不便言说而已。”

老汉目光森然道:“莫非是与当朝不合?”

孙秀吃了一惊,盯着那老汉,陡然起疑,问道:“老丈到底是什么人?今日为何故意频频用言语引诱我?”

老汉“哈哈”大笑,道:“我引诱你做什么?你自己就大祸临头了,到现在兀自不知呢!”

孙秀惊道:“我有什么大祸?”

老汉道:“你与刺杀皇帝的贼人陈奇串联一气,帮助他逃跑,是犯下了族九诛的罪过!这还不是大祸临头?”

最新推荐

编辑推荐

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