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9个灵位我一路杀到女帝之位》 章节介绍
《背着9个灵位我一路杀到女帝之位》是作者爱奶茶烧烤执笔的一部优秀之作,小说选取内容新颖,结构合理,流畅连贯,情趣盎然,可读性强。《背着9个灵位我一路杀到女帝之位》第3章内容概要:今日皇城脚下的街道异常安静,摆摊的小商小贩不见了,往昔喧闹的商.........
《背着9个灵位我一路杀到女帝之位》 第3章 在线试读
今日皇城脚下的街道异常安静,摆摊的小商小贩不见了,往昔喧闹的商家门前悬挂着白色布条。
沈家的扶灵队伍路过之处,百姓们皆自发跪地相送沈家的儿郎们,众人头上同样系着白布条。
沈清安见到这场面,终于知道大楚皇帝为何如此执意要沈家满门尽灭了。
只因,沈家在百姓中的威望,已然近乎与皇家平齐。
身为古代帝王,担忧自己身下的宝座被他人觊觎,自是要将所有潜在威胁扼杀于萌芽。
自古以来,能容忍臣子威望凌驾于自身之上的帝王,寥寥无几。
皇帝也是人,会自私,会愚昧,会恐惧,胸怀宽广者,凤毛麟角,沈家时运不济,未能遇到百年一遇的豁达帝王,故而落得如此下场。
城门处,当朝太子楚延统率百官,特意在此送沈家的儿郎们最后一程。
文武百官见沈清安浑身浴血,背负着九块灵牌走在最前列,紧绷着一张雌雄难辨的面庞,引领着扶灵队伍朝城门口徐徐行进。
文官中有数人眼神微眯,更有几人眼中甚至流露出惋惜之意。
而武官之中,却有几人眼眸中闪过心虚与愧疚,但转瞬即逝,唯恐被身旁之人察觉。
余下众武官皆面色凝重,看着那随风翻飞的纸钱与沈清安背负的九方灵位。
沈清安背负灵位,徐步走向城门口,迎见了仪态端庄的当朝太子。
“沈家七郎沈清安,拜见太子殿下。”沈清安强压下心底那丝嘲讽,背着九方灵位,向楚延躬身施礼。
但凡稍有良知,尚顾及些许颜面的上位者,此时定不会让沈清安这等英雄之后背着灵位向其躬身施礼,然楚延不知道怎么想到。
要是不想做戏,便无需亲自率领文武百官来到城门口为沈家儿郎送行,若有意做戏,此时就应该阻止沈清安方为上策,然而……
“沈七郎,节哀顺变,本宫与诸位大臣特来此为沈家儿郎送行。”
见沈清安安然无恙地背着灵位走到这里,楚延心中既惋惜又松了口气。
他知晓父皇特意遣人截杀沈清安,故而希望沈清安真的能死在父皇的人手里。
然而又因沈家人在军中的骁勇善战,不愿沈清安就这样死在父皇的手里,两种矛盾在心中交缠,太子此刻心情着实复杂难明。
“沈七在此,代我沈家儿郎谢过太子殿下,谢过诸位大人前来相送。”沈清安沉稳地望着眼前这貌似正人君子的楚延,再次背负灵位向楚延施礼,直起身躯后又再度向文武百官施礼。
望着沈清安那副仿若未受截杀影响的模样,楚延面色凝重地凝视着身后的九具棺椁,口中悲痛道:“沈家儿郎于军中骁勇善战,此乃大楚之幸,大楚必将永远铭记沈家儿郎之英勇。”
“多谢太子殿下,家兄与舍弟们尚需按时入土为安,死者为大,沈七在此先行告罪,还望太子殿下莫怪,待沈七出了孝期,定当亲自登门谢罪。”
沈清安着实不愿在这里与这些虚伪之徒虚与委蛇,更不想目睹楚延惺惺作态的表演,索性直接打断话题。
“是,是本宫多言了,确是死者为大。”楚延本想再感慨一番,却忽地神色一僵,旋即迅速恢复常态,只能将位置让了出来,不再阻拦沈清安的去路。
“本宫在此,祝沈家诸位将军,一路走好。”楚延神色肃穆,对着身后的九具棺椁躬身一拜。
“我等在此,祝沈家诸位将军一路走好。”文武百官见太子已然表态,也跟随楚延一同对着九具棺椁躬身一拜。
沈清安没再言语,背负着九方灵位,目不斜视地率领扶灵队伍从文武百官中间穿过,走出了城门口。
皇宫内,勤政殿。
楚皇听完暗卫的禀报,手中正在批阅的奏折险些被他的力道撕碎。
百姓自发系上白布条跪地相送,好!好一个沈家!当真是好得很啊!
他这位皇帝驾崩之时,也未必能有百姓如此自觉地跪在路旁相送吧,沈家人却做到了,果真是深受万民爱戴啊!
还有那个沈七,居然能斗得过隐龙卫,看来,沈家还真的是把他藏得很好啊。
要不是沈家的成年儿郎只剩下他了,他不想沈家还有成器的血脉留存,派出龙隐卫,只怕他这个皇帝还不知晓这个沈七居然有这么高强的武功吧。
“陛下,太后娘娘来了。”就在楚皇满心满是杀意时,太监总管悄无声息的进来小声禀告。
“知道了,你先迎母后去偏殿。”楚皇听闻太后来了,眼里的情绪都是烦躁和不甘心,但那是自己的亲娘,还是要去见。
“母后,怎的想到来勤政殿找儿子了?有事差人传话即可,儿自当去慈宁宫拜见您,免得您来来去去的劳累。”楚皇在殿门口稍作停顿,深吸两口气后,方才迈步进入偏殿。
入殿后,见偏殿内仅有太后一人,所有宫女太监皆已被遣退,楚皇心中愈发不安。
“皇儿,收手吧。”太后见楚皇进来后仍佯装无事,眼中满是悲痛,语气里都带着阵阵的无力。
听到这话,楚皇身躯一震,挺起身躯答道:“母后,儿子不明您所言之意,儿子每日事务繁多,不知您说的收手,所指何事。”
“你以为,你遣人截杀沈家七郎之事,母后不知晓?你以为,朝中众臣不知晓?”
“更遑论,今早那沈七满身的血迹,背负灵位在皇城里走,你以为,城中百姓会不知晓?”
“皇儿,收手吧,你若执意如此,必会令朝中重臣心寒,令百万将士寒心,令天下百姓寒心。”
“沈家成年男丁仅有沈七一人了,你又何苦赶尽杀绝,逼迫过甚,恐将适得其反,届时,追悔莫及啊。”
太后目光凝重,苦口婆心地劝解着眼前的儿子,心中悲痛难抑。
她不明白,自己的儿子为何会变成如此模样,明明他刚登基的那几年,也是一位明理宽容的帝王,这几年究竟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