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语乐文学网 > 流亡的帝国 > 夏龙河小说流亡的帝国全文破解免费版第6章

夏龙河小说流亡的帝国全文破解免费版第6章

2020-12-01 07:21:03 作者:夏龙河
  • 流亡的帝国 流亡的帝国

    逃亡的帝国,大明最后一个皇帝逃亡缅甸的凄绝往事。永历皇帝从妄图篡逆的秦王孙可望逃脱出来后,逃到昆明。却遭到满清三路进攻。永历皇帝仓皇西逃,在佞臣马吉翔的诱逼下,逃到缅甸。君臣分离,永历帝被缅甸王软禁。很多大臣逃亡或被杀。晋王李定国几次想救永历帝出缅甸,却都被马吉翔与缅甸王联手破坏……

    夏龙河 状态:已完结 类型:历史
    立即阅读

《流亡的帝国》 章节介绍

人气小说《流亡的帝国》,由作者夏龙河编著,整部作品语言清新流畅,细节饱满生动,成功塑造了孙可望李定国等经典人物形象,是一部具有现代气质内核的网络小说。《流亡的帝国》第6章内容简介:林青阳一路辛苦,历经月余,终于不负永历所托,把信亲手交到了李.........

《流亡的帝国》 第6章 泄密 在线试读

林青阳一路辛苦,历经月余,终于不负永历所托,把信亲手交到了李定国手中。

而此时的李定国,则正处于对满清作战的十字路口。

李定国因为去年的“两蹶名王”,让满清朝廷上下感到异常的震撼。原在湖北广西一线的清兵不敢与李定国交战,李定国兵马一到,逃的逃,降的降,李定国一时风头无两。

孙可望一看这李定国名头太响,功劳太大,不但不高兴,反而异常恼火。这个李定国现在一心想联明抗清,极力反对孙可望的谋逆大计。让这样的一个人势力坐大,无疑是给自己掘坟。

在南明的抗清力量中,孙可望一度是抗清的主力。孙的各处兵马加起来有近四十万,且骨干力量是历经百战的大西军,加上有李定国刘文秀这样的大将,李定国连杀两个清军王爷,一度让满清绝望地考虑兵败之后如何迁都。

如果此时的孙可望继续联合曾经的南明各处军队,以及归顺南明的大顺军余部,把清军完全赶出长江以南,根本不是问题。可是秦王孙可望在关键的时刻,却首先想到了对南明死心塌地的李定国会对自己形成严重的威胁。

在先御敌还是先“内斗”的问题上,孙可望本来还是有些犹豫,他身边的将领如原明云南副使杨长知,是个喜欢两面使坏的小人,他曾经极力为孙可望讨奉秦王献计献策,现在看到两兄弟有了矛盾,作为曾经的南明将领,他没有从大局着想,为南明着想,而是为了讨好孙可望,加重自己在秦王心中的位置,再次谗言,鼓动他除掉李定国。

崖山之后无中国。有人把中国的历史从宋末切开,以为大宋以前的中国文人多骨气,武士多义气。但是,因为蒙古人的杀戮,把那些有骨气敢于出头的汉人都杀光了,汉人中的缩头乌龟反而活了下来,从此之后,汉人中的优良基因越来越少,因此变得越来越油滑。因此,宋亡之时多壮士,明亡之时多奸佞。

此言是否有理不说,无可争议的是,南明本来有多次机会可以翻盘,却都葬送在这些奸佞之手。

正是这些人的集体发力,葬送了南明,葬送了永历王朝,谱写了一曲末世王朝的让人不齿的佞臣大合唱。

经过这杨长知的不断挑拨,孙可望对曾经的兄弟,现在正在外面浴血奋战的安西王李定国动手了。

他先调动跟随李定国北上的兵马回城。使得李定国率领的兵马只剩下了了本部的两三万人。然后,他下令让李定国回沅江召开军事会议,打算等李定国回来后,就将之杀掉。

没想到百密一疏,孙可望的计划让刘文秀的儿子得知,刘文秀的儿子在半路拦住了回来开会的李定国,把孙可望的计划告诉了他。

李定国虽然对孙可望早就有了警惕,对这次沅江之行也是疑心重重,但是听到了确定消息后,还是异常的痛苦。

他自然知道,两下分裂,他的势力大减,曾经气势如虹的抗清军队,只剩下了自己手头的几万人马,已经大器难成。

李定国带着人马从湖南回到广西,跟孙可望完全决裂。

孙李分裂,使得南方的抗清形势急转直下。曾经被李定国打下的广西、湖南等地,重新落入了清军的地盘。林青白带着永历帝的密信找到李定国的时候,这个勇将正陷于四处冲杀却无成效的苦战中。

林青阳是在一场凄冷的冬雨后,踏着满地乱飘的落叶,见到了李东国。其时李定国正带着军队驻扎在大山的一个小村子里。

林青阳经过两个多月的餐风露宿,衣服肮脏破烂,须发皆长,李定国接过书信后,就安排人带林青阳洗漱吃饭,等他洗漱完毕,换了衣服,饭毕,李定国才在一所破旧的房子里接见了林青阳。

李定国问了永历帝的情况后,沉默良久,突然问林青阳:“林大人,我想向您请教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汉人投敌者如此之多,而满清却很少见?”

林青阳一愣:“安西王为何有此一问?”

李定国神情沮丧:“不瞒林大人,最近投清的人颇多,士气深受困扰。我和将士们不解的是,满清的士兵和将士很少投降。大汉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大儒辈出,在此丧权灭族的关头,怎么还不如一个蛮族?”

林青阳虽然官不大,却也算是一代文人。听李定国如此说,他神色凄然,顿了一顿,方徐徐说:“定西王问得好,不瞒您说,此事不独你如此想过,我们在龙安的时候,也都探讨过此事。据我们所知,不算武将,大明降清的大臣同坚持抗清的大臣之比是十比一。自然此事不可一概而论,原因良多。汉人的忠义精神越来越少,究其原因,也很复杂,不过,最重要的原因却是跟历朝王权有关。”

李定国有些疑惑:“跟王权有关?”

林青阳笑了笑,说:“此话如果是在大明兴盛的时候说出,定西王和我可都是有罪之人,不过现在反省一下,却是好事。春秋多义士,是因为春秋时期小国林立,众小国都想强盛,否则弱势的一方就有被灭掉的可能,因此小国间争抢人才,不得不放开手脚,广招贤才。这才有苏秦佩六国相印之佳话。也才能有孟尚君信陵君等以发现天下人才为己任的大贤,才有荆轲刺秦以及田横五百壮士等义举。想那时之汉族,文人有士气,民众有精神,国道驿馆,车马辚辚,文士飒爽,是汉族的鼎盛时期。而后的各王朝,为了自家的天下安稳,收罗儒家文人,编写教诲文章,让天下百姓,都以臣服为本分,有异见者,或不从领导着,不是关进监狱就是杀掉。长此以往,无论是官府中还是民间侠义之士越来越少,见风使舵者越来越多,以至于国难临头之时,皇上想找人救国,却少有救国之侠士,卖国求荣之徒众多,这都是平时皇帝掐尖只结果,怨不得别人。像定西王这样的人,刚正勇猛,没有势利之徒的利益考量,因而才是民族之栋梁,国家之希望,定西王,大明复兴只能看将军的了。”

李定国惊愕:“依大人说来,汉人王朝这是自掘坟墓了?”

林青阳表情复杂,摇头叹息:“说,任何事都不能一概而论。不过,汉人的侠义精神越来越少,总不是好事。此次满清攻明,不止是国家之战,更是民族强弱之对抗。”

李定国与手下众将合计,打算联合郑成功,打下广东,对孙可望形成压力,那时候再想法迎接永历帝。他将他的打算写了信,一面答复林青阳回去,一面紧急派人去联合郑成功。

林青阳却在半路被清兵抓住,直到两年多后,才脱身,设法找到了永历帝。

林青阳不回来,永历帝在龙安府度日如年。自从林青阳走了之后,永历就掐着指头数日子,一直数了半年,也不见得回信,永历帝急了,同吴贞毓商量了一下,决定再次派人去联系李定国。

慎重起见,吴贞毓等人建议把跟孙可望打得颇热乎的马吉翔派出去,以免让让他得知,坏了大事。

让吴贞毓等人后悔莫及的是,正是他们的这一决定,送了他们的性命。

永历帝听从他们的建议,以南宁无朝中大臣驻守为名,派马吉翔东下南宁。马吉翔到了南宁后,遇到了李定国手下刘议新,这个刘议新是个酒君子,马吉翔初来乍到,就常请他喝酒。

酒多了之后,这刘议新嘴里就没了把门的,把永历帝派人请李定国护驾的事儿全跟马吉翔说了。马吉翔一听,就知道讨好孙可望的机会又来了,连夜修书一封,派人送给了孙可望。

孙可望大怒,派心腹将领郑国、王爱秀赶赴安庆府,处理此事。

编辑推荐

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