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卿凌云志》 章节介绍
《报卿凌云志》是一部穿越小说,在同题材小说中可以说是成功的典范,这和作者神秘人无与伦比的文学功底是分不开的!《报卿凌云志》第6章内容简介:卫凌霄大步流星地踏上阁楼,近一年未见,她清瘦了许多。独眼清明如旧,人也一身寒气,让人不敢亲近。「靖安公.........
《报卿凌云志》 第6章 在线试读
卫凌霄大步流星地踏上阁楼,近一年未见,她清瘦了许多。
独眼清明如旧,人也一身寒气,让人不敢亲近。
「靖安公主,许久不见。」她向我行礼,甲胄撞地,发出沉重的响声。
自上而下看去,我才注意到她后脖颈有一道暗疤。
拇指粗,蔓延进里衣,不知是多长的一道刀伤。
我的心瞬间如***,狠狠绞痛了一下。
我有许多话想对她讲。
我想问问她遇到了何种凶险,想问问她掠夺城池可算明智;
我还想向她说说我的近况。
想告诉她我学会了割麦磨面、救了一个孩子,想告诉她我出于体恤民情起草了一本《农耕令》,得到了父皇的称赞和首肯。
我想说的话那样多,可看见她的伤痕,却只剩下了涔涔流淌的眼泪。
「卫大人,靖安无能,在你面前,总是只会哭泣。」我双手捂脸,越想在她眼前体面,越是兵荒马乱。
窗户洞开,我站在寒风里,没想到一个有力的怀抱,蓦地环住了我。
她长高了许多。去年我还与她的眉眼齐平,今年只到她的下巴。
如是,我放下手,仰起头,眉心便猝不及防地撞上了她温热的唇角。
似触惊雷,我僵在原地,脸比站在晌午的麦田里还要烧。
她轻笑着,附我耳畔说道:「臣虽在边疆,但心有牵挂,听闻公主这一年功绩颇丰,臣深感欣慰。公主不仅没寒了身边人的心,也暖了远在千里外的人的心。」
原来她知道。
原来她也在关注着我。
这还是卫凌霄头一次这般温柔地对我说话:「说好为公主保驾护航,却让公主独自经受了一年的风霜雨雪。等公主哭够了,该好好惩治微臣。」
她退开礼貌的距离,一只眼笑成了好看的弯月。
我仍旧不敢直视,垂着脑袋,手指绞着衣袖:「我可没说要治你的罪。我只是想见见你,想和你说说话。」
我拉她坐下,兴致昂扬地为她夹菜。
她忍俊不禁:「若我此刻是个男儿郎,打仗归来能得公主如此厚待,也不枉生死线上走一遭了。」
我斟酒的手微微一顿,怀着不可明说的心思问她:「不是男儿郎,又能怎么?」
窗外的雪渐盛了,风拍檐铃发出脆响,她久久没有回我的话。
久到我终于忍不住抬眸,小心翼翼地去观察她的神色。
这是第一次,她错开视线,不敢看我。
她放在桌边的手握成拳,青筋分明。
我忍俊不禁:「卫大人,太子哥哥都避让你三分,我自然更不能奈你何,你又怕我什么呢?」
卫凌霄没忍住咳了两声,而后,她的耳廓便红透了。
我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只知道一向沉稳冷静的女军侯慌了神,一顿庆功宴,要么不小心打翻了酒盅,要么吃着青菜也能呛到。
她到最后也没回我的话。
我心中凉了八九分,送她出宫,始终错开半步,跟在她的身后。
望着她高挑的背影,我实在不知该说什么了。
我不想说那些是玩笑话,更不想佯装未提过。
母妃教我的,向来是爱憎分明,是问心无愧。
所以行至北门前,我难掩失落:「去年卫大人出征那日,我在这里等了两个时辰。我不怕手脚被冻透,我只怕从此再也见不到大人。」
我仰起头,注视着卫凌霄:「此心昭昭,今后也不会变。大人不必因靖安烦扰,我无所求,只求大人长命安康。」
为着一份自尊心,我咬咬牙接着说道:
「心烦意乱自然会有,但靖安也不是那等闲人,我可以再多读几本书、再多去乡野田间走一走。我难得求到了父皇准许我出宫的令牌,今年怎么着都要从种下种子开始跟着劳作。」
我将伞柄递过去,试图用这段坚定的话来换一个坚定的内心。
她低头注视我,眨了一下眼睛。
雪寂寂,风轻轻,她蓦地伸手,握住了我执伞柄的手。
她的力气太大,轻轻一拽,便将我拉到了她的咫尺前。
她的笑总带着痞戾的劲儿,让人害怕又着迷。
我抽不出手,颤着睫羽问她:「卫大人,可还有话要说?」
「不是已经改口了吗?」她问得突然,我满面疑惑。
卫凌霄凑近我,笑意愈浓:「公主能否当面唤一声『霄姐姐』,让微臣亲耳听听。」
这下,换我红了耳廓,不知所措了。
那天我逃也似的转身,几个小宫女撑着伞追上来,愣是没追上我。
跑远了,躲到盘龙宫柱后,我才大口大口喘着气,镇定心神,去酝酿那一句:
「霄姐姐……」
她定然听到了。
否则她不会与我相约:「明日此宫门,靖安公主可还要来等一回霄姐姐啊!」
我一边小声嘟囔说「这回才不要等你」,一边飞速跑回寝宫,让母妃帮我配一身好看的衣裙。
母妃戏谑地说:「靖安这是有了心事,要为己悦者打扮啊?」
我羞红了脸,既不点头,也不摇头。
我的心事太不可说,是三月花底的露,不得见于人、不得见天光。
可我相信,终有一日,我会光明正大地说出口。
当我说的话,足够有分量的那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