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下)》 章节介绍
《楔子(下)》是当代作家佚名的一部佳作,在佚名的笔下,故事富有情感而又真实,人物(韩昉萧容)形象而又传神,让人读来津津有味!《楔子(下)》第4章内容介绍:回到燕京城内,已经是求和失败后的第三天深夜了。韩昉嘱咐丫鬟烧了一桶热水,搂着丫鬟一起洗.........
《楔子(下)》 第4章 在线试读
回到燕京城内,已经是求和失败后的第三天深夜了。
韩昉嘱咐丫鬟烧了一桶热水,搂着丫鬟一起洗了一场花瓣浴,折腾到天明,这才睡去。
韩昉从香梦中醒来时,天已过正午。一番穿衣打扮,再三确认澶渊之盟的誓书稳当地藏在胸前口袋里,韩昉骑马出了燕京内城,来到一家挂着「宫廷酒家」招牌的酒楼。
「韩相公,今儿起得早,吃些什么?」店小二招呼道。
韩昉报了五样菜品名称。「韩相公今天的胃口不错。」店小二说道。
今天是我四十岁生日。韩昉微笑着对店小二点头,并未言语。
不一会,店小二端来一碗香气扑鼻的虾皮豆腐脑,说是送给韩昉免费品尝的。韩昉用瓷勺剜了一小块,一口吞下去,果然咸鲜无比。他正要尝第二口,店门口突然进来一个儒生打扮的青年男子。
「宋人打进来了!宋人打进来了!」青年男子喊道,不住地左顾右盼。
喧闹的大厅瞬间安静下来。
门口又挤进来几个人,看打扮像是街上的贩夫、出门游乐的妇人,嘴里嚷嚷的都是同一句话:「宋人打进来了。」
食客们这才慌了神,纷纷从八方桌旁起身,往大门口走去。大门口涌进来一波汹涌的人潮,把想要出门的食客全给推了回来。不一会儿,原本就座无虚席的大厅,肩膀贴着肩膀,人头挨着人头,转身都变得困难。韩昉被人群推挤到楼梯口,索性上楼,到了二楼大厅。
他在临街的轩窗占到了一个位子。放眼望去,一丈宽的巷子被乌泱泱行人挤占满了。巷子两头是几个穿着银色铠甲、手里握着大刀的骑兵,他们身后跟着三三两两穿着衣甲、手持长矛的兵卒,驱赶人群朝巷子中间走。韩昉一眼便认出,这些兵卒身上穿的,是宋国的兵服。
「宋人怎么进城的?」有人问道。
「宋国细作打扮成做生意的买卖人混进城内,杀了外城城门的守卫,这才引宋国大军进来了。」另一人回答道。
看客们闲谈的闲谈,叫骂的叫骂,吵架的吵架,足足闹了一个多时辰才消停下来。守在巷子两头的宋国士兵操弄着大刀,偶尔发出三两声意义不明的呵斥声,倒也和人群相安无事。
过了一个多时辰,夕阳西下。街巷里的人群突然骚动起来。盘腿坐在地上的韩昉赶紧站起来,凑近窗户口往外看。巷子口来了三个将领打扮的人,骑着马。五六个宋国步兵簇拥在他们身前身后。
三人之中为首的那位骑行到韩昉所在的酒家门口,勒马不动,右手举起一把短锏。韩昉看清楚了他的侧脸,原来是常胜军统帅郭药师。韩昉后退一步,生怕郭药师抬头看到自己。
「大伙听好了!」郭药师摇头晃脑地喊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凡是愿意归降我大宋的——」
「郭药师!」一个声音从窗户底下传来,打断了郭药师的讲话。韩昉从窗轩中探出半个脑袋观望。
打断郭药师讲话的人是刚才那位进酒楼报信的青年男子。他伸直右手指着郭药师说道:「郭药师,你身为辽国统领,投敌叛国,人人得而诛之!」
郭药师挥动着短锏,骑马朝青年男子走去。街上的人群聚拢在一起,堵住郭药师的去路。
临街阁楼窗口里突然飞出一块黑色砚台,不偏不倚地砸在郭药师旁边一位骑马的宋国将领头盔上。将领闷哼一声,跌落下马。一个声音从阁楼里传出来:「誓死保卫大辽!」
一时间,又有什么东西从另一栋楼房的二楼窗口飞了出来,落在郭药师的身边。紧接着,更多的杂物从临街店铺的二楼、三楼扔出来。
站在韩昉身边的一位老大爷从餐桌上摞起一叠餐盘,从窗口里抛了出去,街道上响起一阵清脆的碗碟碎裂声;两个小孩扛起一条长凳,对着楼底下一位宋国士兵砸去;宋国士兵提着刀,想要冲进酒楼,不曾想又被一块盆栽砸中头盔,转身便躲进屋檐下;隔壁一栋两层高的茶楼里,一个青年左脚踏在窗栏上,胸口抱着一座假山。「宋贼受死!」青年喊道,双臂往前一推,假山从窗口滑落出去,砸在楼下一位抱着男孩的妇女头上。妇女脑壳迸裂,灰色的脑浆流了一地,男孩坐在地上,扯着嗓子啼哭。